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維,五行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所在。
古人用五行的生克關係來解讀一些自然現象,身體疾病等,那麼五行的生克關係是怎麼樣的呢?
五行的本質
五行學說中宇宙是由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種物質構成,宇宙中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、變化都是五行不斷運動和作用的結果。
五行的屬性
1、五色
白、青、黑、赤、黃;
2、五位
西、東、北、南、中;
3、五時
秋、春、冬、夏、長夏;
4、五氣
燥、風、寒、熱、溼;
5、五味
辛、酸、鹹、苦、甘;
6、五臟
肺、肝、腎、心、脾;
7、五賊
怒、喜、哀、樂、欲;
8、五德
義、仁、智、禮、信
9、五竅
鼻、目、耳、舌、口;
10、五志
魄、魂、志、神、意;
11、五養
臭、色、聲、味、飲食;
12、五欲
欲臭、欲色、欲聲、欲味、欲飲食;
13、五音
商、角、羽、徵、宮;
14、五聲
哭、呼、呻、笑、歌;
15、五液
涕、淚、唾、汗、涎;
16、五元
元情、元性、元精、元神、元信;
17、五物
鬼魄、遊魂、濁精、識神、妄意;
18、五牲
犬、雞、豕、羊、牛;
19、五星
太白、歲星、辰星、熒惑、鎮星;
20、五嗅
臊、焦、香、腥、腐。
21、五天
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。
22、五臟所藏
肝藏魂、心藏神明、脾藏意、肺藏魄、腎藏志。
23、五臟又產生五志
心在志為喜,肝在志為怒,脾在志為思,肺在志為憂,腎在志為恐。又從五志發展成喜、怒、悲、思、憂、恐、驚七情之說。
五行生剋關係解說
1、五行相生關係
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。
2、五行相剋關係
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。
3、五行亢乘關係
物盛極為亢太過。凡事物亢極則乘。乘為乘虛侵襲,強而欺弱,相剋太過。
4、五行相侮關係
五行中並不只存在著順克,有時也會出現逆克,如旺克衰,強克弱的現象。如:土旺木衰,木受土克;木旺金衰,金受木克;水衰火旺,水受火克;土衰水旺,土受水克;金旺火衰,火受金克,這種逆克,叫反克也稱反侮。反侮,反過來欺侮。
5、五行辯證生克關係
(1)金依賴土生,土多金埋;
土依賴火生,火多土焦;火依賴木來生,木多火熾;木依賴水生,水多木漂;水依賴金來生,金多水濁;
(2)金能生水,水多金沉;
水能生木,木多水縮;木能生火,火多木焚;火能生土,土多火晦;土能生金,金多土弱。
(3)金能克木,木堅金缺;
木能克土,土重木折;土能克水,水多土流;水能克火,火炎水灼;火能克金,金多火熄。
(4)金衰遇火,必見銷熔;
火弱逢水,必為熄滅;水弱逢土,必為淤塞;土衰逢木,必遭傾陷;木弱逢金,必為斫折。
(5)強金得水,方挫其鋒;
強水得木,方緩其勢;強木得火,方洩其英;強火得土,方斂其焰;強土得金,才能化解。
五行關係在五臟的應用
五臟的關係是由五行的關係而來。
1、五臟相生關係
肝生心、心生脾、脾生肺、肺生腎、腎生肝。
2、五臟相剋關係
肝克脾、脾克腎、腎克心、心克肺、肺克肝。
3、五臟與五竅的關係
肝開竅於目、心開竅於舌、脾開竅於口、肺開竅於鼻、腎開竅於耳。
4、五臟與五味的關係
肝—酸(走筋)、心—苦(走血)、脾—甘(走肉)、肺—辛(走氣)、腎—鹹(走骨)。
五行關係在情志的應用
1、情志生克關係
大怒傷肝、大喜傷心、大思傷脾、過憂傷肺、過恐傷腎。
怒則氣上、喜則氣緩、悲則氣消、恐則氣下、寒則氣收、炅則氣洩、驚則氣亂、勞則氣耗、思則氣結。喜勝悲、悲勝怒、怒勝思、思勝恐、恐勝喜。
久視傷血(心)、久臥傷氣(腎)、久坐上肉(脾)、久立傷骨(肺)、久行傷筋(肝)。
2、五癆七傷關係
太飽傷脾、大怒氣逆傷肝、房勞過度、久坐溼地傷腎、過食冷飲傷肺、憂愁思慮傷心、風雨寒暑傷形、恐懼不節傷志。